文/泾漪 画作/傅继英
在傅继英老师的笔下,"福寿康宁"四字宛如四棵古松扎根于宣纸之上,其枝叶间涌动着中华民族对生命最质朴的祈愿。这方寸之间的墨色,不仅蕴含着千年文化的基因,更凝聚了东方智慧对幸福人生的深刻诠释——福,代表着人间烟火的温馨。寿,象征着岁月沉淀的智慧。康,意味着身心和谐的圆满。宁,则寓意着精神世界的宁静与澄明。四者相互滋养,共同勾勒出一幅中国人心中理想的生存画卷。
“福”字蕴含着中国最深沉的生存智慧。它并非庙堂之上的宏大叙事,而是在炊烟袅袅中升腾的热气,是孩童嬉戏时清脆的银铃笑声,是老人端起茶碗时眼角泛起的鱼尾纹。这种将幸福具体化为生活点滴的智慧,使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散发出神圣的光辉。
展开剩余75%"寿"字蕴含着东方独特的时间观念。与西方对青春的无尽追求不同,中国书法中的"寿"字,其笔画间流露出如山峦般沉稳的韵味,这韵味源自历经世事沧桑后的豁达心态,以及洞察生死轮回后的从容不迫。正如傅继英老师笔下的那个舒展流畅的"寿"字,每一笔都仿佛在低语:生命的价值在于其质量,而非单纯的长度。
"康"与"宁"共同构筑了一个身心双修的完美体系。其中,“康”源自《黄帝内经》中“形与神俱”的理念,代表着肉体层面的健康。“宁”则来源于禅宗“心如明镜台”的表述,象征着精神层面的宁静与境界。当傅继英老师巧妙地将这两个字并置于纸上时,墨色之中仿佛跃动着中医经络的和谐韵律,同时散发着佛道思想的璀璨光辉。
在创作这幅作品过程中,傅继英老师巧妙地采用了行草相间的笔法。其运笔犹如行云流水,巧妙地将“福”字的圆润与“寿”字的苍劲相融合,使得二者相得益彰。在“康”字的撇捺之间,她注入了太极的柔美之力,而在“宁”字的横平竖直之中,又沉淀出禅定的静谧力量。这种刚柔相济的书写风格,恰如中国人所倡导的“外圆内方”的处世哲学,既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,又传递了深邃的文化内涵。墨色浓淡的层次变化暗合生命节奏。起笔处的浓墨如少年意气,行笔间的枯笔似中年沧桑,收锋时的淡墨恰似晚年澄明。这种时空的压缩与延展,让静态书法产生了动态的生命感。
傅继英老师这幅画作最适合悬挂于客厅中央。每当晨曦透过窗棂,墨迹在墙面流转,便与餐桌上蒸腾的水汽、孩童欢快的奔跑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立体画卷。每一位经过的行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,在这股墨香中重新感悟生活的庄重与敬畏。若将画作悬挂于书房,则别具一番风味。夜幕降临,四周静谧无声,台灯在宣纸上洒下柔和的暖黄色光晕,"福寿康宁"四字仿佛化身为四位智慧长者,默默守护着沉浸在思考中的灵魂。这种精神空间的营造,正是中国文人所倡导的“居处即道场”的生活智慧。
发布于:广东省天创网配资-在线配资网站-配资导航网-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